八甲泥土藝術的記憶
再次來到九甲社區(qū)八甲碗廠村民小組,走近土陶手工作坊遺址,這是第二次訪問,在與老藝人交流中,拂去流光歲月的纖塵,八甲手工制陶的歷史,澆筑成內心最溫潤的一片,出于工作的本能,思緒凝于筆端,只為留住漸行漸遠的記憶。
田園鎮(zhèn)九甲社區(qū)八甲碗廠村民小組距昌寧縣城7公里,該遺址位于村子的東南側后山,依山勢而建,現留存有12個倉(也稱龍窯和燒陶窯爐)2個作坊間及1個坯泥池。如今本村還會做土陶的藝人僅有張正美(82歲)、林旺(69歲)、李茂森(70歲)、李茂武(43歲)、李茂良(62歲)等不足10人。這里的土陶工藝歷史悠久,據說數百年前,人們發(fā)現了本地的泥土適合制作陶器,于是就地取材就這兒制陶,具體什么年代就有了此工藝無法考究,只是在清代就已有了私家土陶作坊,全村男女老少以制陶為主業(yè),生活在這里的人們到底做了多少代的陶,其也說法不一,他們只知道祖輩就是制陶人。
我們所探訪的土陶手工坊遺址是1955年建起的八甲碗廠陶器社,組建時有11人,按經濟效益提取一定的工資,燒制好的碗、罐、盆、缸、瓶等日用土陶器都統(tǒng)一拿到縣聯(lián)社賣,燒得最多的是碗,產品占領了縣內外市場,曾一度達到鼎盛,家家有集體分紅,當時的八甲碗廠社很是出名,后來由于瓷、鐵、塑料等器物的沖擊,土陶制品市場逐漸萎縮,加之傳統(tǒng)土陶工藝復雜、程序較多、難學且辛苦,既是體力活,又是技術活,很少有人愿意學,1989年碗廠陶器社不得不改制解散,當然也有少數人家再堅持做,但只是作為尋常人家祈福祭祀的用品。近十多年來,會做土陶的老藝人或年事高或相繼去世,八甲“陶器”以及不再冒煙的“龍窯”也就淡出了人們的視線。
八甲土陶器屬純手工制作,因此過程復雜而辛苦,首先是選料,必須選一種帶有粘性且質地細膩的泥土,將它曬干,碾磨成粉,用篩子篩除雜質,然后將原料和水,用人工腳踩或者用牛踩踏,踩熟后進行陳腐,陳腐時間越長越好,再用篩子過篩才開始做陶坯,在制作陶坯時,工具是一個石頭和一個木拍,將泥搓在直徑為四到五厘米的泥條,按器型大小將泥條圈起來,一層一層加高,再用木拍敲打叫做打坯,使器壁薄厚均勻,在竹(木)制盤子的陶輪上不斷用手轉動,塑造成一定形狀的土陶坯,為防止干裂,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自然陰干后才開始燒制,燒陶時用稻草覆蓋好陶坯以后,還要在稻草上加蓋稻殼,保持熱量不散失,最高溫度可以達到 600-700 度左右,點火是一倉一倉的點,一般最底層的一倉火燒得更大些也多費燃料些,越向上逐漸減弱,大約燒36小時,冷卻一天到兩天后成品才能出倉。當然在每次點火燒窯前還有一個傳統(tǒng)就是要進行祭祀,一是供奉窯神(傳說是呂洞賓),祈求順心順意,二是所涉及燒窯人家來一次打平伙。因此手工制陶可以說是凝結了人的智慧、泥的深沉與火的激情,其文化內涵不可言喻。
如今八甲碗廠村民依然在此安居樂業(yè)、繁衍生息,曾為家庭生活、農耕生產方便使用,給人以古拙感的土陶器,在現代工業(yè)品替代的今天,卻逐漸消失了。所幸該遺址作為近現代工業(yè)遺產將申報為文保單位,為今后保護開發(fā)利用奠定了基礎。(宋春松)
責任編輯:錢秀英 編輯:段紹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