龍陵“勐糯”熟 一夜夢中香
本網(wǎng)訊 金秋十月,寒意料峭,和風送爽。走進萬畝連疇的龍陵縣勐糯壩,稻浪翻金波,魚戲香稻間,農(nóng)民們沐著暖融融的秋陽正在稻田里忙活,有的在撤水捉魚,有的在收割稻谷,有的在稻田里抽穗選種,豐收的喜悅掛在臉上,歡聲笑語在田野里飄蕩。眼前的場景,使人領略到唐朝詩人錢珝《江行無題一百首》“萬木已清霜,江邊村事忙。故溪黃稻熟,一夜夢中香。”的意境,縷縷稻黃魚躍農(nóng)家樂的情愫翩然馳懷。
在大寨傣族村旁的一大片稻田里,沉甸甸的稻穗壓彎了稈頭,幾位傣族農(nóng)民正在用麻線綁扎稻穗,魚兒在田里的養(yǎng)魚溝里追逐嬉戲,一縷縷清香撲鼻而來,讓人神清氣爽。年逾古稀的傣族村民陳安定一邊綁稻穗一邊介紹:“‘勐糯’(稻谷)又叫‘毫貢’,煮成飯?zhí)貏e黏得緊,谷粒也黏得緊不易脫粒;不但米糯,而且特別香,谷葉、谷稈、谷花、谷殼都帶著香味;水稻揚花時,在家里都會聞到隨風飄來的稻香。這時節(jié),也是寨里年輕人的戀愛季節(jié),小卜冒(小伙子)、小卜哨(小姑娘)嗅著稻花清香談情說愛,那種感覺真好,我就是這樣走過來的。”
這片200畝稻田是龍陵縣昌榮農(nóng)機服務專業(yè)合作社向當?shù)剞r(nóng)民租賃經(jīng)營,由勐糯鎮(zhèn)農(nóng)業(yè)技術推廣站提供技術服務,建立生態(tài)種養(yǎng)基地,種植優(yōu)質(zhì)水稻“勐糯”200畝,投放鯉魚、羅非魚苗5噸,已進入水稻成熟期。連日來,每天吸引了不少當?shù)厝罕姾屯獾赜慰颓皝眢w驗 “勐糯”熟,“一夜夢中香”的意蘊,火了一方經(jīng)濟。
“勐糯”糯谷是當?shù)貍鹘y(tǒng)的種植品種,稈高2米余,穗長36至40公分,平均穗粒390余粒,不耐肥,產(chǎn)量較低,易倒伏,難脫粒,谷粒形狀扁大,畝均產(chǎn)量150千克左右,米粒晶瑩剔透。當?shù)卮鲎迦罕娭饕强粗?ldquo;勐糯”的商品率和普惠性,是在龍陵勐糯傣族居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糧食作物。每年的節(jié)慶、祭祀、紅白喜事的祭品等都得用糯米,平時吃的潑水粑粑、粽子、油煎粑粑等10余種都是以“勐糯”糯米為主要原料。更為神奇的是把“勐糯”糯米做成的米漿涂在象角鼓鼓面上,能起到調(diào)音作用,音韻悅耳,極富質(zhì)感;象角鼓如果不涂上米漿,發(fā)出的聲音干澀低沉,沒有共鳴音。
每年秋分過后,勐糯傣旅農(nóng)民擇一吉日(屬猴日),每家都要舉行接“谷王”儀式。這天,男女老少都要著上節(jié)日的新裝,由家中長者從田里取來一束稻谷取幾穗編成正方型田塊狀的“谷王”,綴上幾穗谷穗,宰一只雄雞,煮一鍋新米飯,佐于茶、酒及香錢紙火,貢品上桌,舉行祭祀。長者把“谷王”請進供(掛)奉在神龕上,全家人先祭拜天地、“谷王”,再祭拜狗、牛,然后,才可以嘗新(米飯)。據(jù)說,傣家種植的水稻是天庭上的一條神犬把谷種黏在尾巴上帶到人間的,而牛耕田耙地才有五谷豐登六畜興旺,狗和牛都是傣家的福星。接“谷王”成為傣家祭祀天地神靈無量之功的一種方式,久遠傳之,相因成俗。
坊間傳說“勐糯”(米飯)曾是皇帝的御膳。南明永歷十三年(公元1659年),明將李定國、白文選等護永歷帝經(jīng)滇西逃往緬甸。途中戰(zhàn)事頻仍,糧秣時斷時續(xù),饑一頓飽一頓是常事。永歷帝落魄怒江畔時,當?shù)卮鲎孱^人以勐糯糯米飯進御膳,博得龍顏大悅。曰:朕嘗盡天下山珍海味,享受過人間錦衣玉食,不及此佳食也。故聲名遠播,甚至進入鐘鳴鼎食之人家。
往事越千年,彈指一揮間。如今,勐糯傣家人對“勐糯”還保持著古樸的情懷,護持著一方生態(tài)凈土。盡管產(chǎn)量較低,生產(chǎn)成本較大,每戶每年還是種上幾分田的“勐糯”。傣族村民線國方家寬敞的院子里,幾個村民正在用碗刮剛登場的稻穗谷粒,線老倌告訴記者,“‘勐糯’不能施化肥農(nóng)藥,否則,谷子就會癟,只能施畜糞,育秧、栽種、薅秧、收割、脫粒都是用人工。即使是在大集體(一大二公)時代,生產(chǎn)隊有了打谷機、碾米機、磨面機,‘勐糯’都用人工收種,碾米用水碾、水碓、木杵,那時每家都有木碓或木杵?,F(xiàn)在用木杵舂米,米粒均勻圓潤,煮成飯或做成粑粑黏乎爽口。”
散發(fā)著稻香的灰粽、香氣四溢的潑水粑粑、誘人食欲的竹筒“勐糯”米飯,清香的“勐糯”糯米酒……在大寨村菩提文化廣場飲食一條街,一字兒輔排開10多家飲食攤檔,各式各樣的傣家特色風味小吃擺滿了餐桌,桌前坐滿了食客。萬開蓮的“勐糯”糯米制品攤檔被顧客團團圍住,“我要塊風吹粑粑”,“來5個灰粽”,“要一碗湯圓”……萬開蓮有條不紊地接待著顧客。“我搞‘勐糯糯米食品加工已經(jīng)有10多年了,有10多個品種,最好賣的是潑水粑粑、風吹粑耙、湯圓和灰粽。灰粽就是把勐糯糯谷挨穗的那節(jié)秸稈曬干燒成灰拌在糯米里用棕葉包成粽,入口有淡淡的稻香,而且易消化,老人最好這口。”萬開蓮喜滋滋地說:“以前是小打小鬧也賺不到多少錢。近幾年到勐糯的游客多了,生意好了,不少游客到我里品嘗‘勐糯’食品還要給親朋好友帶一些,生意好著呢!我都使用6個小工了,前幾天還到工商部門注冊了‘萬大姐’勐糯系列食品商標哩,爭取把產(chǎn)品打進大中城市的超市。”(雷華)
責任編輯:錢秀英 編輯:姜永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