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洲成在人线在线播放无码_亚洲国产中字幕在线尤视频_久久97超碰色中文字幕东京_免费国产真实迷jian系列网址

歡迎訪問保山新聞網(wǎng),您可以選擇訪問: 保山市 隆陽區(qū) 施甸縣 騰沖市 龍陵縣 昌寧縣

    保山搜索

    首頁 保山新聞網(wǎng) 新聞中心 人物風采

    村里的“駐心”隊員—— 記市林業(yè)技術推廣總站駐村扶貧工作隊員董詩凡(二)

    2018-04-08 10:01 保山日報 李建國

    “說是老董來了,還沒見著,人就上山了,跑得可快呢,年輕人都追不上。穿個迷彩服和黃膠鞋,挎?zhèn)€單肩包,里頭裝著枝剪、嫁接刀、塑料白膜、筆記本等。”“這塊林地是誰家的,多少棵核桃樹、堅果樹,新樹老樹多少,家里幾口人,他都說得出來,比誰都清楚。”……

    在昌寧縣柯街鎮(zhèn)臘邑社區(qū)群眾眼里,董詩凡永遠如此。

    “董工來到珠街、來到子堂當扶貧隊員,他把自己真正擺了進去,不僅人到了珠街,更把心放在了子堂。”昌寧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、珠街鄉(xiāng)黨委書記字欲知感慨,他是扶貧路上的“播種機”,他的到來,不僅讓子堂村重拾了發(fā)展堅果產(chǎn)業(yè)的信心,更填補了全鄉(xiāng)核桃、堅果等林果產(chǎn)業(yè)撫育管理的一項空白。

    “在技術上,他對老百姓毫不保留,留下的是一支永遠不走的工作隊。”昌寧縣珠街彝族鄉(xiāng)子堂村黨總支副書記茶俊杰說,這支隊伍如今已成星火燎原之勢,越來越壯大。

    讓“初心”落地

    在昌寧縣駐村扶貧兩年期間,董詩凡不像個高級工程師,更像個流動的打工人員,在子堂、臘邑等村(社區(qū))做“長工”,又在全縣各鄉(xiāng)鎮(zhèn)、村組打“短工”。哪里需要,就去哪里。

    僅2016年,董詩凡到昌寧縣、隆陽區(qū)開展核桃、堅果等經(jīng)濟林嫁接、施肥、整形修剪、幼樹促產(chǎn)、核桃烘烤等方面的技術指導就有50多場次。

    駐村子堂,董詩凡想方設法讓技術“落地”,專門培訓并組建了一支30人的果樹專業(yè)技術隊。并通過協(xié)調項目,完成了全村3600多畝澳洲堅果種植基地良種改造。

    “老百姓脫貧需要什么就研究什么。”多年來,董詩凡的研究目標始終明確。農(nóng)村出生并長大的他,始終執(zhí)著于腳下這片土地,志在“把論文寫在大地上”。

    推動農(nóng)民向技術型轉變,以“扶智”“扶志”提升山區(qū)“造血”功能、徹底拔去“窮根”,是董詩凡堅持了幾十年的課題。

    這位穿得比農(nóng)民還農(nóng)民、手掌比農(nóng)民還粗糙的高級工程師一次次爬上樹梢,向果農(nóng)演示剪枝疏果、枝接芽接……晚上也不閑著,經(jīng)常在村委會、在村小學教室,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給村民作技術培訓。每次講課,他都把自己的手機號碼留給村民。

    “就怕你們不找我呢,我隨時開機,歡迎你們來電話。”董詩凡的手機里,存著上百個農(nóng)民朋友的電話號碼。

    不是所有的偉大,都驚天動地。于堅守中燃燒平凡的生命,為百姓奉獻絲絲光熱,同樣值得敬佩。

    30年來,董詩凡的足跡遍及保山的山山水水,累計培訓基層技術人員487人次、農(nóng)戶4.2萬余人次。

    做“駐心”隊員

    兩年工作隊,一生農(nóng)村情。

    在董詩凡2017年的駐村扶貧工作總結里,記者讀到了這樣一組文字:“參加工作三十年,我的工作都是為基層群眾服務,都與農(nóng)民分不開。[下轉二版][上接一版]但是與基層干部同吃、同住、同勞動,與農(nóng)民長期相處,這樣的機會不多?;仡檭赡犟v村工作,我的感悟很多。感到自己在思想上受到了深刻的教育,工作能力得到了提高,黨性認識也得到了加強。”

    董詩凡用“心”扶貧,更用心總結出了三條駐村工作方法:搞好調查研究,是做好駐村工作的基礎;與群眾零距離接觸,了解他們的疾苦和需求,與他們交朋友,多辦實事、辦好事,是打開駐村工作局面的突破口;與村級班子團結一致,同心同德,協(xié)助抓好班子自身建設,是完成駐村工作任務的重要保證。

    為實現(xiàn)“黨建扶貧雙推進”的目標,2017年,董詩凡在工作隊及臘邑社區(qū)“兩委”的支持下,篩選50名黨性強、樂于助人的社區(qū)黨員,開辦了為期5天的臘邑社區(qū)“黨員綠色技能習訓班”。

    培訓中,董詩凡為每個學員配備了高枝剪、嫁接剪、手鋸、嫁接刀等工具,通過實作培訓與理論講授相結合的方式,讓學員初步掌握了核桃、堅果等經(jīng)濟林果的撫育管理嫁接技術。同時,讓每個黨員學員與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簽訂了幫帶責任書,形成了“黨員帶+農(nóng)戶跟”的學科技、用技術的產(chǎn)業(yè)發(fā)展機制。

    兩年來,他撰寫調查報告4份,撰寫民情日記100多篇,參與入戶調查400余戶(含2017年動態(tài)調整);向派出單位及相關部門爭取資金達50 萬元,爭取項目20余個。

    為解決臘邑社區(qū)核桃和澳洲堅果等木本油料產(chǎn)業(yè)管理滯后的問題,董詩凡經(jīng)過實地調查后,與社區(qū)“兩委”研究決定,在蠶豆田小組入村路口(云保線旁)建立起核桃撫育示范樣板50畝。同時,還以奎角小組為主,建起堅果撫育示范樣板30畝。

    2017年5月,董詩凡回單位協(xié)調,爭取到果樹優(yōu)質化肥15噸,除了滿足核桃、堅果兩個示范基地外,還給社區(qū)2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發(fā)放了化肥。

    臘邑社區(qū)的干部群眾都說,經(jīng)他培訓過的農(nóng)民,大部分都成了當?shù)氐?ldquo;師傅”,長年在村里傳授果樹撫育管理和嫁接技術。

    “我們老百姓和董工比家里人還親!我從不叫他董工,都叫老董,這樣才親切。”柯街鎮(zhèn)臘邑社區(qū)黨總支書記張炳成談及董詩凡,發(fā)自肺腑。

    “不要心疼核桃樹的枝干,鋸掉一部分才能更加豐產(chǎn)。現(xiàn)在你年紀輕,能爬到很高的核桃樹上,將來年紀大了,就爬不上去了,打起核桃來很不方便。”“施肥要深開槽,這樣肥力吸收才好”……一次次,為推廣新技術,董詩凡多次走進臘邑社區(qū)蠶豆田村民小組核桃種植大戶李云杰的家中。

    就這樣,同樣的山地,種活了核桃樹;同樣的核桃樹,結出的果子大而多。跟李云杰一樣,農(nóng)民都聽他的、信他的科學技術。

    責任編輯:錢秀英 編輯:段紹飛

    返回首頁
    相關新聞
    返回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