巖頭村:安居樂業(yè)有奔頭
雖是初春,隆陽區(qū)楊柳白族彝族鄉(xiāng)巖頭村卻似乎提早進入了初夏,有些炎熱的天氣里,彝族老漢楊興華正在自家院子里串香料煙,院子里還堆著修建房子時的砂子,院場還沒來得及硬化,看著有些凌亂,而新建起的一層樓房卻是打整得干凈整潔。當記者走進楊興華家時,他不停地說:“黨的政策好,真的好,今年過年我們就是在新房里過的,很高興。”
楊興華是巖頭村二組的貧困戶,去年自己住了30多年的老房子符合C、D級危房改造,實施了拆除重建,根據家庭情況,先蓋起了一層,“等以后再掙了錢,就再加蓋一層,”楊興華說,“這一層的樓房有四室一廳,還有衛(wèi)生間,我們一家老小也夠住了,以前的老房子風里雨里的住著總不安穩(wěn)。”
巖頭村有4個自然村15個村民小組,有建檔立卡貧困戶404戶1678人,截至去年底未脫貧5戶11人,貧困發(fā)生率降至0.31%,通過各級認可,去年退出了貧困村序列。在脫貧退出過程中,楊柳鄉(xiāng)精準落實貧困戶幫扶政策和措施,在對照“兩不愁、三保障”和脫貧退出7項指標中,結合貧困戶致貧原因和脫貧計劃,對巖頭村精準實施C、D級危房改造304戶,其中除險加固208戶,拆除重建96戶,實施易地扶貧搬遷14戶,所有貧困戶均住上了安全穩(wěn)固的住房。
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,不僅有了安全穩(wěn)固的住房,巖頭村家家都通自來水,就是人力取水,半徑也不超過1公里;村內道路全部硬化,同時安裝了300盞太陽能路燈,危險路段還有必要的防護措施,寬敞的水泥路,出行更方便安全;全村通10kV以上動力電,并具備通380V三相動力電能力;廣播電視全覆蓋,覆蓋率達到了100%;村內網絡寬帶已實現行政村所在地、衛(wèi)生室、學校全部覆蓋;建成標準化衛(wèi)生室,診斷室、治療室、藥房三室分設,醫(yī)療設備基本齊全,并設有中醫(yī)診療室;活動場所實現了全覆蓋,場所內設施齊全,為全村黨員群眾開展業(yè)余文化活動和紅白喜事提供了固定場所;貧困家庭適齡兒童義務教育入學率為100%;2017年度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20.49984萬元。“我們村樣樣都好了,住房、水、電、路的難題都解決了,更好的是我們脫貧退出了,接下來就要領著大家搞生產奔小康。”巖頭村黨總支書記張橋云說道。
說起巖頭村的脫貧退出,楊柳鄉(xiāng)黨委書記羅建華告訴記者:“我們始終堅持發(fā)揮黨建作用,扎實開展黨建扶貧‘雙推進’工作,把脫貧攻堅納入黨建工作范疇去謀劃、去推進,充分發(fā)揮基層黨組織的戰(zhàn)斗堡壘作用和基層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,形成了在黨組織的堅強領導、統(tǒng)一指揮下,全體黨員示范帶動、合力攻堅,廣大群眾主動參與、共同努力改變貧困面貌的良好工作氛圍。”在扶貧政策宣傳中,巖頭村在每周定期召開的村“兩委”和駐村扶貧工作隊例會中先領會吃透各項扶貧政策,再通過召開黨員會、代表會、戶長會、群眾會、入戶走訪和定期播放大喇叭等方式,把扶貧政策宣傳到每家每戶,提高了群眾對扶貧政策的知曉率,更獲得了群眾對工作的支持。
脫了貧還要能致富,巖頭村成立了種養(yǎng)殖專業(yè)合作社,將404戶貧困戶均納為社員,帶領貧困戶發(fā)展香料煙、蔬菜、水果種植和大牲畜養(yǎng)殖,共落實香料煙種植1500畝,無筋豆、西紅柿等蔬菜種植3400畝,芒果樹種植1000畝,為65戶貧困戶引進128頭肉牛養(yǎng)殖項目,幫助貧困戶增收達5000元以上。
“今年種了2畝香料煙,有個六七千的收入,娃娃去上海打工了,我們在家種種煙帶帶孫女,日子慢慢好過了,再加蓋一層樓的愿望也不遠了。”楊興華樂呵呵地說道。
責任編輯:錢秀英 編輯:段紹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