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異化文,因和文明
于小而言,“不學禮,無以立”;于大而言,“禮,經(jīng)國家,定社稷,序民人,利后嗣”。人人見賢思齊焉,然“君子貴其身而后能及人,是以有禮”。且自古便有“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”“和而不同,美美與共”之說。
5月15日,習近平總書記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中指出,“人類只有膚色語言之別,文明只有姹紫嫣紅之別,但絕無高低優(yōu)劣之分”。我們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,但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相通的,生活在世界不同角落里的人們在體悟著不一樣的生活、感知著不一樣的環(huán)境,呼吸著不一樣的空氣,但卻在思索著相近的問題、探尋著相似的道路。
“我是誰”“我從哪里來”“我要到哪里去”,是人活著的三個基本問題,當你在追問“我是誰”的時候,你就會去生物里尋找“我與其他動物有何區(qū)別”“我與其他人有何區(qū)別”;當你在追問“我從哪里來”的時候,你便會探尋“世界的起源是什么”“我來自的地方有何不同”;當你在追問“我要到哪里去”的時候,你便會思索“活著的價值是什么”“我能為這個世界創(chuàng)造什么”……“天生我材必有用”的灑脫與自信讓人活著的意義更加堅定。
“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”,同理,世界上也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,于是當面臨同樣的問題時,因人與人之間的生長環(huán)境、接觸的人群、感知的社會的不一樣,他們理解的程度、思考的方向、思維的厚度便不一樣,于是他們對同一問題的解答也不一樣。此外,對于同一問題,因社會的發(fā)展程度不同,人類對世界的探知程度不一,不同時空的人之間存在“隔帶”的現(xiàn)象,對其的解答也不一樣。于是因時空之差、人員之異,對世界、對問題的理解和解答都不一樣,便進一步凸顯了人與人、國與國之間的差異,催生了新的文化,也正是因為這種差異的碰撞,文化之間的火花的撞擊,人類才會不停歇前進的腳步。
因此,在各有特色的文化面前,有的只是對不同生活之間的體悟和反映,作為文化的內(nèi)在價值的文明自然也就不存在優(yōu)劣之分。對此,面對不同的文明,習近平總書記強調(diào),“各種文明沒有沖突,只是要有欣賞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。我們既要讓本國文明充滿勃勃生機,又要為他國文明發(fā)展創(chuàng)造條件,讓世界文明百花園群芳競艷”。
于是,“和”就顯得尤為重要了。因為“沒有和平,沖突不斷甚至戰(zhàn)火紛飛,經(jīng)濟增長、民生改善、社會穩(wěn)定、人民往來等都會淪為空談”。只有“和平”,才能有機會“共處”。而“共處”才能有更大的機會去了解彼此的所長,欣賞到其他文明的美。“和而不同,方為大同”的“同異共存”的世界才是多元的、精彩的,也才是符合社會發(fā)展主流的。
可見,“和而不同”不僅是君子個人之交的雅量,更是國際交往中應有的包容。共締世界文明,要允許各國文化百花爭艷,要接受不同膚色的人大放異彩,更要秉持平等、尊重和包容,認清自身文明,讀懂其他文明,加深對彼此差異性的認知,從而“推動不同文明交流對話、和諧共生”。
責任編輯:錢秀英 編輯:段紹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