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洲成在人线在线播放无码_亚洲国产中字幕在线尤视频_久久97超碰色中文字幕东京_免费国产真实迷jian系列网址

歡迎訪問保山新聞網,您可以選擇訪問: 保山市 隆陽區(qū) 施甸縣 騰沖市 龍陵縣 昌寧縣

    保山搜索

    首頁 保山新聞網 新聞中心 保山要聞

    和和美美一家親——彩云之南綻放民族團結進步之花

    2020-01-20 16:19 新華社 王長山、龐明廣、丁怡全

    “只要跟黨走,總有一天公路會挖到山頂上;總有一天會用鐵牛來犁地;總有一天會過上白天黑夜都光明的日子。”70年前,景邁山上的布朗族人蘇里亞,作為少數民族國慶觀禮團的成員之一,在首都見證國慶盛典?;氐郊亦l(xiāng)后,他激動不已,召集族人說出了三個夢想。

    現在,老人的夢想早已實現。不僅在景邁山,在云南眾多少數民族聚居區(qū),平坦大道取代了坎坷山路,敞亮新居取代了低矮茅屋……在黨的溫暖關懷下,云南各民族親如一家、攜手發(fā)展,民族團結進步之花在七彩云南越開越艷。

    一家人都過上了好日子

    “看到今天的景邁山,父親應該如愿了。”漫步在山間茶林,蘇里亞的兒子、77歲的蘇國文喃喃自語。

    位于云南省瀾滄拉祜族自治縣境內的景邁山,是普洱茶的重要產地,也是布朗族、拉祜族等多個云南特有少數民族的聚居地。由于地處偏遠、交通閉塞,當地群眾千百年來延續(xù)著貧苦生活。“從前,很多人只有一套衣裳,洗了就只能躲在家里。”蘇國文說。

    貧苦的生活不堪回首,山寨的巨變更讓他難以忘懷:20世紀70年代,景邁山上有了第一所小學;改革開放后,村里開始有人做起茶葉生意;2002年,學生們有了第一塊水泥球場……

    特別最近幾年,隨著精準扶貧政策的實施,景邁山村村寨寨修通了寬闊的硬化路;路通了,茶產業(yè)、旅游業(yè)隨之紅火起來,合作社、民宿如雨后春筍般成立。如今,蘇國文的家鄉(xiāng)芒景村全村人均純收入已達1.1萬余元。

    去年底,景邁山上的“80后”傣族茶農仙貢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:在昆明開一家普洱茶專賣店。

    近年來,云南少數民族群眾生活蒸蒸日上。2015年至2018年,云南省民族自治地方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.8%,高于全省平均水平。截至2019年底,云南民族自治地方貧困人口已減至16.5萬人。

    2019年,云南的基諾族、德昂族、獨龍族3個“直過民族”率先實現整族脫貧。云南省扶貧辦主任黃云波說,2020年云南11個“直過民族”和人口較少民族將全部實現整族脫貧。

    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

    在云南省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,有這樣一塊石碑格外引人注目。碑文寫著:從此我們一心一德,團結到底,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,誓為建設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奮斗!

    這塊民族團結誓詞碑是在1951年立下的,上面還刻有當時云南普洱專區(qū)多位民族代表在剽牛、喝咒水立誓后,用漢語、傣語、拉祜語寫下的簽名。

    擁有25個少數民族的云南,是我國少數民族種類、特有民族、跨境民族、人口較少民族、民族自治地方最多的省份,少數民族人口約占全省總人口1/3。就像民族團結誓詞碑上寫的那樣,如今,民族團結進步的不悔誓言已經融入云南各民族的血脈,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。

    洱源縣鄭家莊是當地一個普通的小村莊,全村漢、藏、白、傣、納西、傈僳、彝7個民族多年來和睦相處、親如一家,讓這個僅有125戶人家的小村莊顯得格外特別。

    走進鄭家莊,村內街道干凈整潔,溝渠清泉淙淙,藏、白、傣、彝等民族建筑各具特色。在村中心的民族文化廣場上,分布著漢族的石獅子、白族的本主廟、藏族的佛塔等,風格不同,卻相映成趣。

    民族、語言、宗教信仰等諸多差異,不僅沒有讓村民們產生隔閡,反而促進了互相的包容與團結。“多年來,村民夜不閉戶、路不拾遺,連吵架都很少。”鄭家莊村黨支部書記何國祥說,村里各民族互相通婚,一個家庭有好幾個民族早已不是新鮮事。

    多彩民族文化枝繁葉茂

    曾經很長一段時間,基諾族老人白臘先總是憂心忡忡:“祖輩一代代傳下來的基諾大鼓,難道就在我這一代斷了?”

    63歲的白臘先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基諾大鼓的傳承人,一輩子住在云南西雙版納基諾山上。“基諾族文化中,最神秘的就是大鼓。”他說,每年基諾族最盛大的特懋克節(jié),各村寨都要舉行祭大鼓儀式,男女老少跳起大鼓舞,祈求新年風調雨順、五谷豐登。

    “前些年沒人愿意學,山上的鼓聲越來越少?,F在基諾山的游客越來越多,很多年輕人開始拜師學跳舞、學做大鼓。”白臘先說,2011年,寨子里10名年輕人拜入他門下,學習做大鼓。

    在云南,每個民族都擁有豐富燦爛的民族文化。據云南省民族宗教委介紹,云南目前已打造154個“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”,累計實施1246個民族文化搶救保護項目,一批民族文化藝術精品已走出國門、走向世界。

    35歲的德昂族青年趙臘退是三臺山上遠近聞名的能人。他會做德昂族酸茶,會做德昂族美食,會跳德昂族水鼓舞;他把寨子里的傳統(tǒng)木結構民居改造成了頗具民族風情的民宿,甚至還作為主角參與拍攝了德昂族紀錄片……

    “小時候,總覺得家鄉(xiāng)很窮,外面的世界很美好。現在不一樣了。”趙臘退說,三臺山作為全國唯一的德昂族鄉(xiāng),現在每年都吸引眾多各地的學者、游客前來參觀考察。每到節(jié)假日,山上的民宿一房難求。

    “這里有很重要的東西需要我來守護。”趙臘退說,他愿做一座橋梁,把外界和家鄉(xiāng)連接起來。

    責任編輯:錢秀英 編輯:段紹飛

    返回首頁
    相關新聞
    返回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