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后的石片房 ——新廠村汪家箐
汪家箐隸屬保山市昌寧縣耉街彝族苗族鄉(xiāng)新廠行政村,位于昌寧縣東部,鄉(xiāng)鎮(zhèn)駐地東南部,東與本鄉(xiāng)阿干村山水相連,南與鳳慶縣詩禮鄉(xiāng)毗鄰,西與鳳慶縣魯史鎮(zhèn)毗鄰,北與本縣漭水鎮(zhèn)隔江而治。轄區(qū)竹麻地、大樹樁、汪家箐三個村民小組。村落屬于山區(qū),距離縣城52公里,距離鄉(xiāng)鎮(zhèn)駐地58公里,距離村委會6公里。
跟著四季的腳步走進汪家箐,你會偶遇許多的驚喜。春末時節(jié),山腰間的白花開了,在高大的麻栗樹旁邊,一朵一朵白燦燦的掛著水珠,上山的妹子摘回家腌制成臘菜,或者阿媽用水煮漂涼之后,燴上蠶豆仁一起炒也是一道純天然的美味!白花剛剛謝落,竹筍就紛紛破土,汪家箐土壤溫潤,長出來的筍子肥嫩甜脆,剝筍切片切絲與臘肉炒煮抑或是曬干封存,都是餐桌上的美食。霧繞雨灑的夏天,汪家箐山林野生木耳和香菇的風采剛剛在枯木間落幕,各種山珍攜帶著各種味道隨著雨水的深淺出現(xiàn),價格不菲的大紅菇、雞樅和各類普通的雜菌,頓時風靡了滄江兩岸所有的餐桌。冬霜淡去,菜花開放,汪家箐的上等蜂蜜也出窩了……
汪家箐地處滇西南山區(qū)地帶,山勢連綿起伏,地勢南北高、中間低,兩面山體呈環(huán)抱狀將汪家箐村落包裹其中,一條涓涓流淌不息的小河從山谷間穿過,水系資源很豐富。民居分散在雜木、核桃樹相映蔥蘢的群山之間,坡度均在 25 度以上,山谷與山腳谷地高差達到 200 多米。耕地多選擇坡度相對小的區(qū)域開墾為臺地梯田耕種。形成獨特的樹林、農(nóng)田、民居分散交融的高山自然風光,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有著一種獨特的優(yōu)美感。居民們大多以種植烤煙、核桃、蔬菜和養(yǎng)殖山羊、黃牛、生豬維持生計。
汪家箐古為蒲蠻之地,也稱“蒲門”。早在春秋戰(zhàn)國以前,便有人類在這里繁衍生活。汪家箐一帶最先定居的人,利用當?shù)氐淖匀粌?yōu)勢,用鵝卵石和石板搭建了石板房。如今,就在汪家箐群山谷底的溪流邊,有一幢結構嚴密、保存完好的石片房子。與普通農(nóng)家土木住房結構和布局完全一致,是那種標準的四合院民居。主房(當?shù)厝朔Q正房)、樓房和兩間側房組成,地基和整個墻體至房頂石塊之間沒有一絲一粒水泥沙子的影子,大小寬窄厚薄不等的石塊與泥巴看著只是隨心壘砌的樣子,但是走近細看你會發(fā)現(xiàn)石與石之間沒有一絲通透的縫隙,更沒有那種歲月侵蝕之后出現(xiàn)的腐朽痕跡!忍不住輕輕撫摸一次棱角分明的老墻,那份緊密不破的堅實感油然而生。幾百年前建造石片房的工匠們,是找到了怎樣的一種泥土與石塊牢固相生千年不變的融合呢?
懷著一種崇敬的心情跨入石屋院落,原始的古樸氣息撲面襲來,讓人瞬間忘了自己是誰。“只感覺石屋的木質(zhì)閣樓里走下來的謙謙女子,穿著綠麻織就、手工刺繡的花衣衫,輕輕地從木樓梯走了下來,眼里閃著愛情的光芒……”再跨一步,凸現(xiàn)在石屋檐下加工牲畜飼料的粉碎機器和一籃子要喂老牛的青草,才會讓你突然醒悟石屋里居住著的是20世紀的老伯一家人!在古老的石片房里,生息著現(xiàn)代人的生活。
主房和樓房是臥室和客廳,西廂房是關牲畜用的,箐竹籬笆圍成的小樓里裝著草料和各種農(nóng)具;東邊廂房是廚房和大門(當?shù)厝朔Q“耳房出大門”),木質(zhì)的大門是逝去歲月里流行了幾個時代的那種傳統(tǒng)結構。“門迎朝陽,幸福安康”的寓意傳承至今,寄托著一代又一代人的美好向往。
當你看過石屋里的廚房,老式土灶、燒柴的火塘、壘砌石墻時留下的壁櫥和樓梁上厚厚的閃著亮光的煙垢,才會真正明白什么叫歲月有痕,整個矮小的廚房充盈著一種滄桑的氣息和生命延續(xù)的真實。石頭壘的墻,木頭做的梯子,小心地攀爬上去,竹子編制的樓板,竹子鑲嵌的風窗,剛收回家的油菜籽晾曬在廚房的小樓里,臘月宰殺的肥豬腿齊刷刷地吊在橫梁上,油亮亮的黑色屋子襯托得樓上的莊稼鮮活、火腿炫白!瞧一眼就美得醉了,更別說坐下來原汁原味的品嘗一次石屋廚房里燒煮的飯菜了!不用尋找詩行里的意境,汪家箐石頭房自帶詩意。不信你就騰空一切俗事雜念,帶上一份純凈的情懷來一趟吧!
告別古人用石頭壘砌的房子,告別五六十年代風靡一時原模原樣停歇在溪邊的老磨坊,順著溪流的方向往下走,你就到了時常有知了繁衍歇息的瀾滄江邊,到了旅游、休閑、娛樂餐飲為一體的瀾滄江邊左岸;土司居住過的舊城土地肥沃,種出的桃子色艷味甜;坐上映春灣(瀾滄江邊旅游景點)的小舟,來一次與滄江水真真切切的肌膚相親;你要是累了,就放慢腳步逛一次以“阿嘟嚕”(昔日土司的名字)命名的耈街彝族苗族鄉(xiāng)新廠村的“阿嘟嚕街”。街上會有你在城市里買不到的東西,跨過瀾滄江橋走進汪家箐,那些附帶的煩惱都會被清洗干凈,只留一份脫俗的美麗給你!
□ 李玲君 張曉娟
責任編輯:錢秀英 編輯:錢秀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