米花糖里的年味
“妹妹(孩子)你諾諾睡睡,阿媽克(去)趕街街,買給你小花糖糖……”這首童謠在施甸耳熟能詳、流傳甚廣,陪伴著一代又一代施甸人度過快樂的童年時光,而童謠里的米花糖更是甜了一代代施甸人的心,也成為了他們抹不去的鄉(xiāng)愁印記。
米花糖里如珍珠般的米花,一顆挨著一顆猶如一個個抱在一起的胖娃娃,被做糖師傅用粘糖緊緊捏到一起,成了圓圓的米花糖,像極了一大家子人團圓時抱在一起的景象。勤勞智慧的做糖師傅總會在圓圓的米花糖上粘上“吉祥如意”“花開富貴”“金玉滿堂”“家和萬事興”“恭喜發(fā)財”等五顏六色的字樣,這更是讓米花糖的外觀看起來喜慶又漂亮。
施甸米花糖素以“甜如蜜、脆如筍、香如花”而聞名。當米花糖進入口中時,它的香味噴薄而出,幸福的味道在舌尖流淌,瞬間征服你的味蕾,猶如靈丹妙藥一般,吃一次就會永遠地記住它。每逢過年,大人們總會到集市上買些米花糖帶給孩子和老人。米花糖老少皆宜,入口即化,香脆無比!
米花糖的特色可不上這些,施甸人之所以這么喜歡它,不單單是因為它外觀誘人、口感獨特,更因為在施甸人心中,米花糖不止有一個華麗的外表,其意義也很獨特。過年時,在家中堂屋里擺上兩個米花糖,象征著一家人團團圓圓、平平安安、日子紅紅火火,尤其是農(nóng)歷小年這天,在施甸農(nóng)村,米花糖是必不可少的美味。一早上街買兩個米花糖放入兩個大碗中,擺在灶頭,把煮好的湯圓放在旁邊,嘴里念念有詞,相當于貢灶。懂事的小孩總會在一邊靜靜等著大人貢完灶,然后再接過心儀已久的米花糖開心品嘗;而調(diào)皮的小孩就總是猴急地催促大人,還時不時趁大人不注意,用浸了水的手去摸一把米花糖,再把粘到了糖的手指放到嘴里吮吸。大人逮到了,難免挨上一巴掌。
家住施甸縣大竹蓬社區(qū)村民委員會清平村二組的做糖師傅段衛(wèi),平時和妻子都在外打工。每逢過年,他們夫妻二人都要提前請假回家?guī)椭赀~的父母親做米花糖。做米花糖是他家祖上傳承下來的手藝,傳到他這一輩時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。我們見到段衛(wèi)時,他正和妻子用五顏六色的“陰米”在米花糖上貼字。
“從我記事開始,就跟著奶奶和父母做米花糖。聽我奶奶說,從她爹媽就開始做這門手藝了。到了我奶奶自己做不動時,我爹媽又繼承,現(xiàn)在我爹媽又快做不動了,我們又來繼承。這樣代代算下來,我家做米花糖也已經(jīng)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。”段衛(wèi)自豪地介紹著。段衛(wèi)說,自己也要把這門手藝傳承下去,讓子孫后代繼續(xù)做?;蛟S他家這一代代傳承的不單是手藝,更多的是施甸人心中的那抹鄉(xiāng)愁。如果有一天做米花糖這門手藝失傳了,那我們就找不到童年的樂趣與心中的鄉(xiāng)愁了。
又到過年了!憶往昔,我們的生活發(fā)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,交通工具從自行車到小轎車,飲食生活從“一碗米飯兩片肉”到餐桌上各種珍饈佳肴。生活日趨便利,物質(zhì)越來越豐富,然而,穿越記憶時光,年味依舊沒變。對于施甸人來說,年味依舊是那塊甜甜的米花糖,那塊傳承著親情和家風的米花糖。昔日的年味已經(jīng)成為一個符號,化作一縷鄉(xiāng)愁,飄進一代代施甸人心中,烙進骨髓,成為抹不掉的印記。
□ 段曉波 楊 磊 段茸茸 胡正飛
責任編輯:錢秀英 編輯:錢秀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