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霞客”行走“高黎貢”
三百八十多年后,讓我們沿著明代杰出的地理學家、文學家、旅行家徐霞客的足跡,一起探尋秘境高黎貢,探險南方絲綢古道遺址,探究滇西抗戰(zhàn)歷史遺跡。
唐代地理學家賈耽,在其《入四夷路程》中記載,西南有一條連接中國、緬甸、印度之古商道。這條古道經(jīng)過騰充(騰沖),翻越高黎貢山。此道就是歷史上著名的“蜀身(yuan)毒道”,也就是被學者稱之為“南方絲綢之路”的古道。唐代史學家樊倬《蠻書》卷二載:“高黎貢山在永昌西,下臨怒江,左右平川,謂之穹賧(潞江土司境),湯浪(潞江壩),加萌所居也。草木不枯,有瘴氣。自永昌(保山)之越賧(騰沖),途徑此山,一驛在山之半,一驛在山之巔。朝濟怒江登山,暮方到山頂。冬中山上積雪苦寒,秋夏及苦熱,穹賧、湯浪,毒暑酷熱。河賧(大理喜洲)賈客在尋傳(峨昌蠻地,緬甸北部境)羈離未還者,為之謠曰:冬時欲歸來,高黎貢山雪;夏秋欲歸來,無奈穹賧熱;春時欲歸來,囊中賂賄絕。”
明朝崇禎十二年(公元1639年)農(nóng)歷四月十二,徐霞客(徐宏祖),年屆五十四歲,從保山城逐日東來,渡過怒江到達西岸,在旅途中留下《徐霞客游記》之《滇游日記九》,其中《越高黎貢山日記》,記載翔實,伏案可考。這位偉大的行者,此次神游滇西騰越,曾兩次往返翻越高黎貢山古道,一直被后人敬仰,奉為傳奇,津津樂道。
徐霞客翻越高黎貢山之路,在高黎貢山向南延伸山脈之南段,它是永昌古道,從保山至騰沖翻越高黎貢山的三條主要古道之一。曾經(jīng)是“蜀身毒道”“南方絲綢之路”“茶馬古道”之一。兩千多年來,貫通中國、緬甸、印度的這條南方絲綢之路,是中國西南與東南亞國家經(jīng)濟文化交流的驛路通道。它由蜀地(今成都盆地)出發(fā),在中國西南川滇境內(nèi),由靈關道、五尺道和永昌道組成。永昌道從葉榆(今大理)往西,經(jīng)博南(今永平),過嶲唐(今漕澗),過永昌(今保山),然后由滇越(今騰沖),經(jīng)古勇(今古永),出緬甸到印度。城門洞古道,位居高黎貢山南部,山頂曾設分水嶺關,也筑門洞城堡,人們通常稱“城門洞古道”。海拔約2561米,自東向西,沿途如珍珠散落山野,歷經(jīng)八灣,磨盤石,石梯寨,蒲蠻哨,城門洞(分水嶺關),大落坑,新安哨,太平哨(太平鋪)烽火臺,竹笆鋪,大櫟樹,橋街,橄欖坡等著名古寨古關,充滿歷史人文與民族文化內(nèi)涵。三百八十多年后,沿路仍可找到《徐霞客游記》中提到的那些地名。
滇西抗戰(zhàn)時期,滇緬印抗日大戰(zhàn)之中國遠征軍作戰(zhàn)部隊,1942年6月從緬甸戰(zhàn)場失利悲愴撤退,數(shù)萬之殘余部隊數(shù)十萬之華僑商賈難民,沿此古道回到祖國內(nèi)地。1944年5月滇西大反攻戰(zhàn)役,十五萬遠征軍渡過怒江,仰攻高黎貢山,翻越山脈主峰,依次發(fā)動騰沖攻堅戰(zhàn),龍陵會戰(zhàn),芒市畹町收復戰(zhàn),硝煙散盡,在此古道留下眾多作戰(zhàn)陣地遺址,承載了豐富的歷史印記。
滄桑歷史風云,數(shù)無數(shù)風流人物。這千古“蜀身毒道”,南方絲綢之路之要沖,曾翻越高黎貢山之英雄好漢,不勝枚舉,有元代馬可波羅,明代徐霞客、楊慎、“西走緬甸”之明永歷皇帝朱由榔、大將軍李定國,清代馬嘉理、寸開泰,民國艾蕪、李根源、尹明德、張問德、艾思奇等。滇西大反攻,抗日遠征軍少將以上數(shù)十人,千軍萬馬,難民、華僑、商隊、馬幫、婦孺老少,必經(jīng)此山。
1.八灣至磨盤石
徐霞客游記中記錄的“八灣”,現(xiàn)已更名叫 “壩灣”,有讀音與理解意義上的關聯(lián)性。乘車向上盤旋蜿蜒著爬升保騰老公路,在26千米與27千米大拐彎處,便來到磨盤石遺址。所謂磨盤石,據(jù)徐霞客《越高黎貢山日記》記錄,當年徐霞客過高黎貢山古道時,曾住磨盤石一宿,那時人丁興盛,有百戶之居,民國年間,有百余人,現(xiàn)已舉寨搬遷,并入石梯村,古道上磨盤石寨已荒廢,古寨原址已經(jīng)淹沒在叢林與農(nóng)民耕種田地之隴上。
2.蒲蠻哨(現(xiàn)為蒲滿哨)
古道之蒲蠻哨,今為何叫“蒲滿哨”?大概更名原因,源起于后人善意地回避“蠻”字之義,及期盼和睦美“滿”之良好愿望。故此改字,貴在用義。雖然“蠻”與“滿”僅是一字之差,而修改之后,顯而易見,其所內(nèi)涵與外延,所蘊藏借喻之寄語意義卻是大不相同。
3.城門洞,也叫分水嶺關
漢唐文獻,明朝徐霞客日記,均詳細記載,在分水關村西,橫轉向南,往西攀爬一段很陡峭的石梯臺階古道,越過嶺脊,有磚砌的拱門,橫跨在延伸的山脊上。徐霞客來到這里時,城門洞頂上中央已經(jīng)坍塌。據(jù)《新唐書》記載,古關最早形成于三國諸葛亮南征之際,因戰(zhàn)事需要,曾于高黎貢山頂筑城鎮(zhèn)守,一夜而成,史稱“諸葛亮城”。又因關卡按城門樣式筑在古道必經(jīng)的分水嶺埡口上,形成一個門洞孔道,故后人也稱之為“城門洞”。塌伏的舊城墻,石磚,門型,與徐霞客日記“西逾嶺脊,磚砌鞏門,跨度脊上。其關甚古,頂已中頹,此即關之分水者。”之筆錄基本相似。
4.大落坑,原是高山湖泊
尋覓徐霞客跋涉足跡,根據(jù)其《越高黎貢山日記》記載,徐霞客從城門洞古道出來,離開分水嶺關,“于是西下峽,稍轉而南,即西上穿峽逾脊,共五里,度南橫之脊,有村廬,是為新安哨”。而今遺跡已不復存在。
大落坑實為地質(zhì)時代高黎貢山造山運動所形成的塌陷型高山湖泊。旱季無水,形成大草甸,百花盛開。雨季積水形成小湖泊,水鳥昆蟲云集。
5.太平鋪
太平鋪,原名太平哨。是元明以來高黎貢山驛道上的重要驛站之一。徐霞客《越高黎貢山日記》記載,當天行程到達新安哨后,“由哨南復西轉,或過山脊,或蹈嶺峽,屢上屢下,十里,為太平哨。”穿過山腰一個看似磚砌的坍塌門洞遺址,即來到太平鋪烽火臺。這是元代始建,明朝、清朝、民國沿用的軍事預警機構。太平鋪烽火臺,共有三座燧火臺,為高黎貢山古道太平鋪驛站附設的軍情報警設施,是軍事組成部分。烽火臺以毛石砌基,上建烽火爐灶三座,遇有軍情戰(zhàn)事,則填薪燃火,以報警傳情。烽火臺幾經(jīng)風雨,得以完整保存下來。
6.竹笆鋪
竹笆鋪,坐東向西,是城門洞古道來到高黎貢山西坡山腳下,見到的第一個鄉(xiāng)村。徐霞客游記《越高黎貢山日記》記載,從太平哨,“于是屢下屢平,始無上陟之脊。五里,為小歇廠。五里,為竹笆鋪。自過分水關,雨陣時至,至竹笆鋪始晴。數(shù)家夾路成衢,有賣鹿肉者,余買而炙脯。”沿古道自北向南,橫穿竹笆鋪寨中心,果不其然,農(nóng)戶“就地取材”,村落多處都是竹笆,有人家做竹笆墻,有人家做竹笆曬臺。村邊都用竹笆圍園子。滿目所至,比比皆是,竹笆鋪,名副其實。
7.橄欖坡
根據(jù)徐霞客《越高黎貢山日記》記載,從竹笆鋪,“于是直下三里,為茶庵。又西下五里,及山麓,坡間始盤塍為田。其下即龍川江自北而南,水不及潞江三分之一,而奔墜甚沸。西崖削壁插江,東則平坡環(huán)塍。行塍間半里,抵龍川江東岸。溯江北行,又半里,有鐵鎖橋架江上。其制兩頭懸練,中穿板如織,法一如瀾滄之鐵鎖橋,而狹止得其半。由橋西即躡級南上,半里為龍關,數(shù)十家當坡而居,有稅司以榷負販者。又西向平上四里余,而宿于橄欖坡(今叫橄欖寨)。其坡自西山之脊,東向?qū)油?,百家當坡而居,夾路成街,踞山之半。其處米價甚賤,每二十文宿一宵,飯兩餐,又有夾包。”
這一段古道上徐霞客日記所記錄之路線,很清楚,從竹笆鋪,下三里是茶庵,又往西下行五里,到達山麓,山坡間有田埂環(huán)繞的農(nóng)田。坡下就是龍川江,自北流向南,水面不到潞江的三分之一寬,但水勢奔騰傾瀉十分洶涌。西岸山崖陡峭的石壁插入江中,東岸則是平緩的山坡梯田。行走在田塍間半里,到達龍川江東岸。溯江往北行,又是半里,有鐵索橋架在江上。兩頭懸吊著鐵鏈,中間用木板鋪織起來,與瀾滄江鐵索橋一樣,但很窄,只有瀾滄江橋一半寬。由橋西頭,踏石階往南上走,半里是龍關,數(shù)十家人臨山坡居住,設有稅課司,向肩挑背馱小販者征稅。又向西平緩上走四里多,便住宿在橄欖寨。此處山坡自西山的山脊處起,向東層層突過來,百來戶人家正當山坡居住,夾住道路形成街市,盤踞在山半腰。此處米價甚是便宜,二十文錢便可住宿一晚、管兩餐飯,另有帶在路上吃的冷飯包。徐霞客當天晚上跋涉到達橄欖寨,住宿在那里。
高黎貢山,博大精深,精彩無限。滄桑歲月,古道西風瘦馬,洗凈歲月鉛華,洗不凈歷史承載的縷縷記憶。
責任編輯:錢秀英 編輯:錢秀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