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種野生稻被稱為“植物大熊貓”云南昌寧現存1000余畝
在昌寧縣更戛鄉(xiāng)生長著一種形似雜草,卻被譽為“植物大熊貓”的植物,栽培型水稻的近緣祖先——疣粒野生稻。
叢生的疣粒野生稻,王東華攝影
我國是世界上最早馴化和種植水稻的國家。目前,國內擁有普通野生稻、藥用野生稻、和疣粒野生稻三個種類的野生稻,這三種野生稻資源在云南均有分布,其豐富遺傳多樣性令世界矚目。疣粒野生稻僅分布于海南省和云南省,云南保山市內的疣粒野生稻分布除龍陵縣小黑山自然保護區(qū)外,在昌寧縣更戛鄉(xiāng)大沙壩村、西桂村、西河村境內也有分布散生1000余畝。
疣粒野生稻谷粒,王東華攝影
更戛鄉(xiāng)氣候多樣,雨量均勻且十分充沛,給動植物帶來了優(yōu)越的生長環(huán)境,已發(fā)現有大量的野生稻、玉米草、野生芒果、野生荔枝、野生茶葉等。其中的疣粒野生稻,主要分布在大勐統(tǒng)河、鎮(zhèn)康河、芒東河至蜂漿樹溝大嶺崗一帶的河谷區(qū),多生長于遮陰的陡坡、山地,與雜草共生、叢生或散生。這里山巒突起、山高、皮陡、谷深,北亞熱帶季風氣候類型和北亞熱帶低熱氣候類型兼而有之,每年4至11月雨量充沛潮濕,土壤類型分為黃壤、紅壤、赤壤、燥紅壤4個種類。
當地村名帶領進山,尋找疣粒野生稻。王東華攝影
更戛鄉(xiāng)大沙壩村民李文海說:“ 自小就聽老人講,在我們更戛范圍有一種野生稻。這個野生稻生長環(huán)境比較特殊,它一般都是要在土壤比較肥,就是我們老一輩說的山基土和螞蟻包土上,它更適應生長。它的生長環(huán)境除了土質、氣候,還有水份。這幾年,在黨委政府的大力宣傳下,老百姓也逐步認識到野生植物的重要性,保護意識有了比較大的提高。”
與雜草共生的疣粒野生稻,王東華攝影
疣粒野生稻的繁殖方式有地下莖節(jié)分蘗或是種子脫粒后發(fā)芽長苗兩種,所以常常是成熟穗、開花穗和抽芽穗一同存在。平均每平方米有2叢,每叢5至10穗,株高30至75厘米,穗長12至17厘米,每穗結稻谷8至15粒,谷粒小且有不規(guī)則的疣粒突起,成熟后多呈紫黑色,米皮多紅色。
從20世紀80年代起,伴隨人類耕作區(qū)域不斷擴張,野生稻自然居群急劇減少,面臨滅絕危險,固被稱為“植物中的大熊貓”,被國家列入二級保護植物名錄。目前,原生境的藥用野生稻、普通野生稻分布極為罕見,只有生長在深山叢林的疣粒野生稻還得以較好的保存。當前,疣粒野生稻作為栽培稻同屬的野生近緣種,不僅僅是培育水稻新品種需要保存的重要種質資源,更是一種國家戰(zhàn)略儲備資源,加強疣粒野生稻保護工作勢在必行。
昌寧縣農科所高級農藝師潘學武說:“由于近年來我們昌寧縣大力的保護和管理,疣粒野生稻在600到800以上的海拔都有分布,特別是在更戛林區(qū)。它是一個天然的基因庫,具有很好的開發(fā)和利用價值。下一步我們將加強管護和管理,使我們的優(yōu)良種質資源得到充分的保護和利用。”
野生稻作為栽培型水稻的原始祖先,擁有改良栽培稻的超凡能力,是寶貴的基因庫。它在長期的自然選擇中形成了豐富的遺傳多樣性、極強的環(huán)境適應性,保留了抗病能力強、耐旱、耐寒等栽培稻不具有或已經消失的遺傳基因。我國水稻育種和生產上的兩次革命性突破,均是利用了野生稻的這些優(yōu)良特性,其中“雜交水稻之父”袁隆平和他的助手正是利用在海南發(fā)現的一株花粉敗育型普通野生稻,成功培育出了雜交水稻。
圖文:王東華 張育紅 于維澤
責任編輯:錢秀英 編輯:錢秀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