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4歲的“當家人”
楊申濤(左一)
24歲的他,打工6年,幫助家里蓋了房子,買了車子,無不良嗜好,精心照顧多病的父母被人稱道。農(nóng)村務(wù)工者千千萬,像他這樣的,自然成了人們心目中的“優(yōu)秀務(wù)工者”。他就是龍陵縣鎮(zhèn)安鎮(zhèn)鎮(zhèn)寶村毛草地二組的c。
有計劃,有規(guī)劃。楊申濤從踏出校門那天起就與眾不同。他不像部分同齡人那樣,讀書不多脾氣不小、無所事事靠老啃老。他從小就習慣了回家的路:回來一直下坡,出門一直上坡。“無論上坡下坡,今后自己的路還得自己走!”他暗暗下了決心,面對自己讀書“走投無路”的現(xiàn)實,另謀出路——打工。因為文化低,不會技術(shù),他早就做好了吃苦耐勞的打算。他給自己定的最低標準是,不論多少,有飯吃,有工資就行。“積少成多,不亂花錢,總有出頭日。”他這樣想,也一直這樣堅持下來,一步步去實現(xiàn)夢想。
有技能,有所長。瑞麗、保山、昆明、大理......只要能去的地方,只要有工資領(lǐng),楊申濤從來不講太大的條件,送貨、進工廠、工地搞建筑等,苦活、累活、臟活他幾乎都干了一遍。只要功夫深,鐵杵磨成針、實踐出真知、偷師學法等語言都可以用在他身上。通過時間和實踐的積累,“360行”行行都懂一些,最終也有了自己的一技之長,工資待遇也從幾百元、2000元到6000元。他的優(yōu)點和長處也漸漸地顯山露水,那就是吃苦耐勞不抱怨,安守本分負責任
有頭腦,有見識。楊申濤是有話也很少說、外柔內(nèi)剛的性格,曾有記者對他調(diào)侃說:“你本人沒有別人講的那么精彩。”也許,楊申濤應(yīng)的是那句“沉默是金”。在他所經(jīng)歷過的工種當中,所有利害得失他是思考過的,他認為,立足現(xiàn)實,尊重自己的實際才能真正得到自己想要的。2021年,他在廣西的一個隧道里干支護工,此工種危險性大,高溫作業(yè),枯燥乏味,都是穿著干燥的服裝進去,然后濕漉漉地出來。在他之前,已經(jīng)因公死亡9人,但他一直堅持了下來。“平常注意防護,我不怕,只是常年四季重復(fù)工作,好像與社會脫離了,有幾次連買車票都不會了。”楊申濤無奈地說。就這樣,3000、5000、10000、20000,依靠堅持和積累,20歲那年,楊申濤最大的愿望——蓋房子終于實現(xiàn)了。全家告別了住危房的歷史后,他把關(guān)注點放在了家人身上。20多歲的人,誰還沒有幾個娛樂的圈子呢?楊申濤沒有!旅游聚會與他無緣,喝酒娛樂與他無關(guān)......屈指一算,經(jīng)常在一起的小伙伴,不超過3個吧!“習慣了!不好好吃讀書的苦就好好吃打工的苦。沒有家人的支持和共享,我的努力毫無意義。”他說。
有孝心,有擔當。春節(jié)過后,楊申濤基本上沒有歇下來過。因為他父親痛風5年未根治,近年又患了白內(nèi)障,時常犯病,一犯就是十天半月。他常用瘦小的身體背著“發(fā)福”的父親在醫(yī)院里上樓下樓,經(jīng)常往返在醫(yī)院和家里。在他母親兩次跌斷過雙手,弟弟讀書需要用錢的情況下,他都竭盡所能給予資金支持,唯一的遺憾是,沒能親自陪伴在母親身旁。他買車子,多半是出于父母多病,減少走路辛苦的考慮。所幸學挖機專業(yè)的弟弟即將畢業(yè),自己的婚戀“八字有了一撇”,父母的天倫之樂即將到來。“弟弟讀書,爸媽多病,不早‘當家’,連自己也養(yǎng)活不了。”在家里微弱的燈光下,靦腆話少的他,一旦開口就實在得讓人心動。
“楊明貴、楊等果有這樣的兒子真有福氣!”
“哈哈哈......”
聽到村里人夸自己,聽到父母爽朗的笑聲,24歲的他,像以往一樣又挺直了腰桿。
責任編輯:錢秀英 編輯:段紹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