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保山玉皇閣
市博物館 供圖
太保山玉皇閣是滇西主要道教建筑之一,其布局嚴謹、規(guī)模宏大、建筑工藝精湛,對研究保山道教的傳播及古代建筑技術(shù)均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,2006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玉皇閣位于保山市隆陽區(qū)城西太保山東坡,緊鄰隆陽區(qū)一中和保山佛教圣地玉佛寺。
據(jù)《永昌府志》記載,玉皇閣所在地原為明洪武二十二年(1389年)所建之毗盧閣,嘉靖初年閣廢,后郡人馮君魯于嘉靖二十四年(1545年)改建為玉皇閣,歷15年乃成。清康熙二十六年(1687年)總兵偏圖重修,其后各代遞有修補?,F(xiàn)存建筑有大殿、灶君樓、會真樓及殿前兩側(cè)之鐘鼓二亭,坐西向東,占地1000余平方米。
大殿建于條石砌筑的高基座之上,基座平面401平方米,高闊方直,殿為三重檐歇山頂回廊式建筑,通高17.4米,面闊5開間,23米;進深5間,17米,36根大柱六行排列,殿中以移柱法擴開空間,中柱通長14.3米,柱頭梁架間以翼形斗拱連接,檐內(nèi)漸收穹頂與覆斗形八角藻井相接,井內(nèi)以太極圖為天花,井四周天棚、四壁施彩繪壁畫。格子門均勻雕刻動物、花卉等,空靈娟秀。殿頂通覆黃色琉璃瓦,正脊飾以寶頂、鴟吻,垂脊亦作花飾、尾吻,四角懸以風鈴。三重檐下均懸歷代名人題寫的巨匾,尤其是二層檐口懸掛的四塊木質(zhì)浮雕彩繪的單字匾引人注目,正視為“至誠無息”四個朱黃大字,右側(cè)(北)視為“龍飛鳳舞”四個紅綠色大字,左側(cè)(南)視為“諸神參天”四個紅褐色大字,一匾而三用,建筑師匠心獨運,由此可見一斑。
殿前兩側(cè)為鐘鼓二亭,為六角攢尖式屋頂,布局對稱嚴整,昔時亭內(nèi)懸鐘架鼓,朝暮為聲。大殿北側(cè)的穿斗式樓房會真樓曾為徐霞客游歷保山下榻處所;大殿南側(cè)灶君樓為下藏地下室式穿斗樓房。
責任編輯:錢秀英 編輯:段紹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