蠶豆青時圓子香
眼下,又到了吃蠶豆的好時節(jié),在施甸縣姚關鎮(zhèn),隨處可見一片片蠶豆樹“鑲嵌”在農(nóng)作物中,點綴出濃濃的鄉(xiāng)土味。豆稈用作牲畜飼料,蠶豆則是餐桌上的美食,是百姓人家看來全身是寶的傳統(tǒng)農(nóng)作物,一直主導著姚關人的種植習慣,只要是田間地頭有空隙的地方,姚關人都會用蠶豆來將其填滿,有效利用土地,成就人間煙火。
在眾多青蠶豆的烹飪中,蠶豆圓子是一道別具風味的菜肴。蠶豆成熟時,不吃蠶豆圓子,就等同于這一年沒有吃過蠶豆。蠶豆圓子雖然不是姚關人的創(chuàng)造,但它卻是地方飲食最美的傳承,彰顯著民以食為天的虔誠。做上一盤新鮮的蠶豆圓子,以解饞思,用蠶豆圓子在清明節(jié)期間告慰祖先,也是姚關人的祭祀特色,在他們的觀念里,“蠶豆開花不朝北”承載著祖先遷徙的路線,是一份鄉(xiāng)愁的留守,隨著時間的流逝,鄉(xiāng)愁融入了一日三餐,每年的此時此刻,蠶豆圓子羅列上桌,追思中讓時光靜淌,吃上一個,再吃一個……讓傳承變得直白而深情。
相比于傳統(tǒng)觀念里的圓子,蠶豆圓子也是一種特殊的存在。圓子大多取材于肉,是團團圓圓的形狀,都是用蒸,而蠶豆圓子是用塑,塑粑粑一樣的形狀,用油炸出來,擁有粑粑的形狀,而被冠以“圓子”的名,足可以見證舌尖對其依戀,以及它背后凝結的文化認知。
制作蠶豆圓子要有慢時光的閑情雅致,在美食的制作過程中自我陶醉。摘下來的青蠶豆剝?nèi)ネ鈿?,露出蠶豆果兒,蠶豆果兒剝?nèi)?nèi)殼,露出蠶豆米,把蠶豆米舂細成顆粒狀,再摘來茴香切碎,添加少許糯米粉,放入適當食鹽、草果面,相互攪拌起來,如和面一般,和至粘黏。有的會適當加點臘肉,有的會適當添加幾個雞蛋,根據(jù)個人口感不同,可有細微變化,因人而異各取所需,但是,茴香和糯米面是靈魂,茴香用于提味,也代表著“回鄉(xiāng)”,突出鄉(xiāng)愁元素;糯米面用來粘黏塑形,代表不離不棄的思念。和好的原料通過十指塑形,塑成大小勻稱的粑粑狀,放入滾燙的油鍋中,來回適當翻攪,確保不粘鍋,可達到圓子炸熟而色澤不變,滿盤青綠,散發(fā)彌香,讓人口舌生津。
蠶豆與茴香經(jīng)過烈火烹油炸成的蠶豆圓子,具有一切清蒸圓子無法媲美的口感,咬上一口,外酥里嫩,熱有熱的滋味,冷有冷的特色,可以放置靜處,搭配成菜,老少皆宜。一季蠶豆,一盤圓子,一口青綠,是施甸縣姚關人揮之不去,心心相念的季節(jié)饋贈,在這份美味的饋贈里,老人品出了青春,小孩吃出了成長。
責任編輯:錢秀英 編輯:段紹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