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洲成在人线在线播放无码_亚洲国产中字幕在线尤视频_久久97超碰色中文字幕东京_免费国产真实迷jian系列网址

歡迎訪問保山新聞網(wǎng),您可以選擇訪問: 保山市 隆陽區(qū) 施甸縣 騰沖市 龍陵縣 昌寧縣

    保山搜索

    首頁 保山新聞網(wǎng) 新聞中心 記憶保山

    從永昌郡城到永昌府城——保山古城的變遷

    2024-07-23 14:46

    保山歷史悠久,文化積淀深厚,是云南開發(fā)較早的地區(qū)之一。保山曾是哀牢國首邑,西漢時設(shè)不韋縣、東漢時設(shè)永昌郡、南詔大理國時期設(shè)永昌節(jié)度、元代設(shè)大理金齒宣慰司都元帥府、明清以來設(shè)永昌府。保山古城的變遷,全程見證了滇西地區(qū)在不同歷史階段的繁榮與沉浮,見證了保山各民族在不同時期的族群交流與文化融合。

    20240723093535XFH23N

    永昌古城易羅池夜景 毛三 攝

    不韋縣治——金雞歷史古城

    關(guān)于保山城池的記載,較早出現(xiàn)在不韋縣設(shè)治時期。不韋縣,古代地名,故址位于今保山市隆陽區(qū)東北部金雞村,其為西漢時期首設(shè)的郡縣。公元前109年,漢武帝因徙秦朝呂不韋之裔、南越國丞相呂喜宗族子弟發(fā)配充軍于此,而設(shè)治并得名。史載:“初,秦徙呂不韋子弟宗族于蜀。漢武帝開西南夷,置郡縣,徙呂氏以充之,因之置不韋縣。”至東漢永平十二年(公元69年)設(shè)永昌郡時,郡城城址移至保山東河西則的諸葛營鳳凰村,金雞村不韋縣縣城城址依然保留,直至南朝后因兵燹而廢。

    不韋縣遺址坐落在保山壩東北邊緣鳳溪山下,是瀾滄江以西廣闊壩子上出現(xiàn)最早的城市,也是漢武帝設(shè)置的最為偏遠的縣城之一。其位置地處古代西南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驛站,是中原文化在保山的首個發(fā)祥地,是永昌文化的起點和搖籃。它一度成為當?shù)刂匾恼?、?jīng)濟、文化中心,現(xiàn)存遺址有點將臺、季平(呂凱字號)街、文昌宮、古戲臺等。

    永昌郡治——諸葛營漢晉古城

    關(guān)于永昌郡的設(shè)治,《后漢書·南蠻西南夷列傳》載:“永平十二年(公元69年),哀牢王柳貌遣子率種人內(nèi)屬,其稱王者七十七人,戶五萬一千八百九十,口五十五萬三千七百一十一。西去洛陽七千里,顯宗以其地置哀牢、博南二縣,割益州西部都尉所領(lǐng)嶲唐、不韋、比蘇、葉榆、邪龍、云南六縣,合為八縣,置永昌郡。”又據(jù)《續(xù)漢書·郡國志》載:當時,永昌郡八縣共有20多萬戶,人口189萬多人,在東漢105個郡國中為第二大郡。而其疆域則“東西三千里,南北四千六百里”,即從今約大理一帶向西抵騰沖、德宏一帶;向南直達臨滄、普洱、版納等地區(qū)。史載:“孝章帝建初元年(76年)……蠻夷陳縱等及哀牢王類牢反,攻嶲唐城,永昌太守王尋奔葉榆。”“次年(77年)漢朝討平之,郡徙治不韋。”由此得出結(jié)論,永昌郡于章帝建初二年(公元77年)遷郡治至不韋(今保山壩),并建郡城于今保山城南四公里處諸葛營村東側(cè),此址直至?xí)x代還一直沿用。永昌郡治設(shè)在不韋縣共計222年,元康九年(299年),呂凱之裔呂祥之子為永昌郡太守時,“值南夷作亂,閩、濮反”,郡治“乃南移永壽(今耿馬)”。其后又設(shè)治于永壽縣(今耿馬)43年,整個郡治史共計265年。

    今保山市城南的漢營古城址為國家級文保單位,其坐落于隆陽區(qū)蘭城街道南端3千米處,該城址始于東漢(公元25年至220年)時期,遺址為城墻舊址,即以今之所見的四周高坎田埂為標志,東西長365米,南北寬310米,呈四方形,占地為11.32萬平方米,城西有外廊,并有大量漢晉時期的幾何紋磚、布紋瓦、卷云紋瓦等遺物出土。如出土“建安四年造作”(東漢末期公元199年)、“延熙十六年七月十七日亡”(三國蜀漢末期公元253年)、“元康四年造作”(西晉初期公元294年)、“長樂壽未央”和“五銖”“羊羊”等銘紋磚。

    2024072309353561U20W

    漢莊諸葛營遺址 楊世偉 攝

    在漢營古城址中,留存最多的是瓦礫,有的堆積層厚達50厘米至100厘米。有的板瓦長達46厘米、寬37厘米、厚2厘米。有的筒瓦長達40厘米、直徑寬15厘米、厚2厘米。筒瓦有搭榫,子口直徑約4厘米。從這些出土的磚瓦紀念文字和圖案考察來看,這一古城在當時應(yīng)該是一座輝煌的邊地古城。2001年,國務(wù)院將其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
    2024072309353582J20G

    漢營古城考古探方中 出土的六蓄陶范之一:牛 保山市博物館供圖

    永昌府治——太保山下永昌府城

    自南詔時期開始,南詔、大理政權(quán)在保山設(shè)“永昌節(jié)度”,元代設(shè)“大理金齒宣慰司都元帥府”,明清兩朝設(shè)“永昌府”。其中,“永昌府城”并未在永昌郡原廢城遺址上修建,而是改建在保山壩子西側(cè)、地勢更高的太保山下。

    較早的永昌府城始建于南詔時期,南詔王皮邏閣征服保山,并以保山壩為基地繼而統(tǒng)一了西部,并在太保山下修筑土城,稱之為拓榆城。大理國時期,保山初設(shè)永昌節(jié)度,后改永昌府。到元代,大理金齒等處宣慰司都元帥府設(shè)立在永昌,永昌由府改為州,其城則為州城。明以后置永昌府,變?yōu)楦恰?/p>

    明代初年,原拓榆城址因舊基重修,指揮使李觀在其舊址上支砌磚石,增置樓櫓,并于城西太保山上分設(shè)子城用以駐軍。洪武二十八年(1395年)都指揮使胡淵再度擴建,并仿南京包鐘山之制,將子城與主城連為一體,納太保山于城內(nèi)。據(jù)史料記載,當時的永昌城,城墻總長13里又14步,“凡八門,東曰升陽;南曰鎮(zhèn)南、龍泉;西曰安定、永鎮(zhèn);北曰仁壽、通華、拱北”。城周各設(shè)角樓、炮樓和鐘鼓樓,墻外有護壕,以吊橋溝通內(nèi)外。至此,一座規(guī)模宏大、設(shè)施完備的磚石城池最終形成。坊間尚有傳聞?wù)f,當時仁壽門以西山地偏坡上的城墻屢建屢塌,永昌都指揮使胡淵遂上書洪武皇帝,請求指點,朱元璋在圖紙之上指點勾畫之后,此城乃成。因而此段城墻便有了一個極為洪亮的名字——“御筆軒”。

    自明初永昌府府城筑成后,因戰(zhàn)亂與焚毀等原因曾歷經(jīng)了多次重修。史載,嘉靖二十八年(1549年),副使韓廷偉增筑西城。萬歷二十八年(1600年),知府華存禮浚鑿補筑??滴跞拍辏?700年),總兵周化奉、知府羅綸、知縣程奕同修??滴跷迨辏?717年),知縣冉琪重修。雍正四年(1726年),東門失火重修。乾隆四年(1739年),知縣張福昶重修。乾隆二十年(1755年),知縣邵棨捐修。嘉慶二十二年(1817年),知府劉彰寬捐俸重修。道光四年(1824年),知府陳廷焴率民挖四圍濠池。咸豐四年(1854年),知府彭崧毓詳請籌捐浚其濠……

    永昌古城現(xiàn)存遺跡主要有城墻、仁壽門、龍泉門、安定門基址及大量的城磚等物。城墻主要存于太保山上,北起仁壽門上行太保山,環(huán)山頂一圈轉(zhuǎn)下至龍泉門基址,總長2243米。墻體以磚石筑砌,夯土填心,一般殘高3米至5米,厚8米至12米不等。仁壽門位于太保山腳北側(cè),用磚石支砌,現(xiàn)存門基長30米、寬12米、高5米,基下門洞保存完好,尚可通行人畜。龍泉門位于山腳南側(cè),規(guī)制與仁壽門相當,但臺基已被拆除,僅剩門洞兩壁。安定門位于山頂東南側(cè),為上世紀80年代重建,門洞以磚石支砌,上覆戲樓改建。

    202407230935361T41FF

    留存至今的永昌古城仁壽門 范南丹 攝

    總體上看,永昌府城是滇西地區(qū)存續(xù)時間較長的歷史文化名城。它肇建于唐南詔時期,初期為羌人風(fēng)格的土木城建造樣式。及至明代以后,就一直按漢式傳統(tǒng)磚墻城池設(shè)計,依山環(huán)水,北進南出,八門建造,體現(xiàn)了其對外開放與對內(nèi)防御的基本功能。它同時也見證了歷史上的各次兵戎紛爭與商貿(mào)往來,見證了歷史的進步與民族的融合。

    作者 蔣開磊   

    作者單位  中共保山市委宣傳部

    責任編輯:錢秀英 編輯:段紹飛

    返回首頁
    相關(guān)新聞
    返回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