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了約三、四公里,來到田邊,東方已發(fā)白光,田里的小房子隱約可見,這就是我們要拍的田房。田房在朦朧的早晨中很顯眼,很美。遠方是騰沖清涼山,江里的霧已升起,剛好就在大山腳下,也是朦朦朧朧,不停地在變化著。我們停下車,翻出照明用的頭燈,架好相機,調整好相機參數(shù),開始拍攝了。黑夜的拍攝與白天拍攝不一樣,昏暗的天色拍一張照片要一定的時間,拍攝還真有點難度。但晨曦真美,你身臨其境的感受更是不同。
田房,在龍江又稱娤房或窩棚,建田房是因為田地離家太遠,農忙期間便于耕種田地,就地取材建蓋在田間地頭的一種簡易房屋,多為桿欄式建筑或土木結構,分為上下兩層。上層一般供人居住和儲存糧食,下層則用來圈養(yǎng)牲畜或存放農具,即為人畜兩用。上層還有一個火塘,燒水、做飯、取暖,可能還有其它的用途。農忙時,帶上鋪蓋行李等吃住用品,帶上耕地用的耕牛、守家的小狗住下,一住就是十天半月,甚至更長的時間,到田里的活做完了才返回家中。
早年,建蓋在田間的田房除了以上功用外,還有一個特殊的作用那就是防止瘴氣和野獸對人們的侵襲。老人們說,早些年,有一種有毒的氣體,這種毒氣當?shù)厝朔Q為“瘴氣”,在貼近地面的地方匯聚,人體吸入后會使人中毒,嚴重的會致人死亡?釤岢睗竦莫毺氐乩憝h(huán)境為瘴氣的滋生提供了溫床。我們的祖先建蓋田房時就已充分考慮了這些因素,既可以預防瘴氣對人體的侵害又可以防止野獸的攻擊,同時又是一個勞作一天后可以休息的溫馨的家。在龍江兩邊的田間山野,隨處可見大大小小,各式各樣的田房,有的是單家獨戶建的,有的是幾家連在一起建的,田房在夢幻黎明的撐托下神秘如畫。
天漸漸亮了,田里偶爾有幾個農人,我們也想走進田房看個究竟,拍點田房里的東西,剛好有一個田房里有人閃動,有一個“旺旺”叫的小狗,我們走了過去,女主人姓黃,很樸實、善良,27歲,她們家來了三人,丈夫和婆婆種田去了,她在家做飯,她的家離這有十多公里,她們已來了一個月了。我們說明來意,想到房里看看,女主人很友善的讓我們進去了。房間不大,里半鋪著地鋪,外半做飯,火塘的火正旺呢。得到許可,我們拍了屋內的狀況。順著可愛的小梯子爬上爬下了好幾趟。小楊個頭高,進田房可的要低著頭。想要拍的都拍到了。
但我們還不知足,還想再多拍點田房故事,我們離開了小黃家,繼續(xù)往江邊走。哈哈,人拉著“氣死牛”在雨中耙田呢,他家的田房也就在田旁。撇開勞作的辛苦不說,這種耕田的場景,城里人見了一定會有很多想法,有汗滴禾下土,粒粒皆辛苦的寫照,更有世外桃源般的田園勞作的景象。應該倡議讓城里的大人、孩子多到農村看看,這有益而無害。在這里,我們還看到了龍江,龍江的水不大,但養(yǎng)育了龍江兩岸的人。
接著我們到了下一個田房。是一位快六十歲的漢子。他們家離這都有十多公里。他的田房也是傳統(tǒng)的,可能是農村吃早飯的時候,狗和耕牛都在。每年他家要來好多次,龍江邊種植冬煙時要來,收冬煙時來,大春時節(jié)要來,收獲的時節(jié)更要來。田房成了他們不可缺少的又一個家。聽說九月、十月秋收的季節(jié)這里一片金黃,田房在夕陽的照射下會更加燦爛、溫馨,到時我們還會再來。(圖文:毛三 楊磊 楊清宗)